高峰财经网
您当前的位置:高峰财经网资讯正文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山东滨州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媒体滚动2023-01-29 13:06:38  查看次数:9052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对于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然而,2022年,山东滨州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记者从山东滨州残联了解到,今年滨州市共有84名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为了保障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滨州市拿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线上线下招聘会、一对一就业指导、精准扶持政策,除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外,滨州市残联组织市县残联干部与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结对帮扶,帮助残疾人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残疾人就业指导与服务逐渐从粗放性、普适性向精准性、针对性转变,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有温度、有质量、有保障。

  残疾人就业政策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的根本保证。除了着力推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滨州市残疾人的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滨州市残联便广聚助残力量,补齐政策链条,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服务机制,打出系列“就业组合拳”,稳住了疫情形势下残疾人就业的基本盘,激发了残疾人创业内生动力,推动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滨州市残疾人新增培训完成率、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完成率等指标位均居全省前列,县乡全域残疾人培训模式和电商培训模式在全省推广。残疾人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得到中国残联和省残联的批示肯定。

  残疾人就业服务“多点开花”

  据记者了解,目前,滨州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1.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9%。其中,16-59周岁残疾人5.6万人,占持证人数的49.1%;超过93.9%的持证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近年来,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3.1万人、就业率55.4%,有效维护了残疾人就业权利,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今年9月份,博兴县店子镇重度残疾人大学生韩玉坤在山东盛太锆业资源有限公司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韩玉坤10岁时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生活不能自理,衣食住行都要靠父母帮助,从小学五年级到大学四年都是父母轮流陪读完成学业的。如今,经过滨州残联的推介,韩玉坤与盛泰锆业资源有限公司签约了网络销售协议,这种网络销售灵活性就业非常适合重度残疾人就业,为下一步重度残疾人灵活性就业打开了希望大门。

  其实,和很多地区一样,滨州市也曾出现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不足的情况。比如,2021年,全市27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安排残疾职工1200余名,实际安排372名,安排比例为0.465%,与1.5%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部分用人单位法治观念不强,忽视社会责任,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定义务,不同程度存在歧视、漠视、无视残疾人现象,有的单位宁可缴纳残保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制约了全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就此,滨州市市委要求落实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文明单位创建和评先树优约束事项,强调残联、财政、税务等部门强化政策宣传,优化征管服务,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税收、奖励等政策激励作用,鼓励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稳定残疾人岗位。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滨州市累计投入400余万元,扶持奖励残疾人就业基地32个、盲人按摩机构48家,近2000名残疾人岗位稳定,没有发生规模性裁员问题。

  在稳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规模基础上,滨州市大力推动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抢抓山东省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机遇,积极与人社部门对接,将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重度残疾人照护等纳入公益性岗位开发目录,帮助城乡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2021个,其中,残疾人就业岗位1446个,服务残疾人岗位575个。此外,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为载体,开发适合残疾人从事的劳动项目,全市70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通过辅助性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自食其力。推动残疾人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就业,培训残疾人1500余人,从事专兼职网络直播残疾人800余人,平均月增收2000元左右。同时,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等部门,将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为全省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滨州模式”。

  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滨州市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和山东省残联安排部署,注重创新驱动,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记者了解,滨州市残联将建设社区“微工厂”,打造残疾人就业“新载体”。针对残疾人“家门口缺机会,出远门有顾虑”等问题,依托“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等各类基层服务载体,对接地方企业,建设社区(农村)“微工厂”,为残疾人提供组装类、包装类、服务类等简单易操作的“微项目”,推动残疾人“家门口”就业、社区化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实施全域技能培训,挖掘残疾人就业“新动能”。坚持把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作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借助沾化冬枣、惠民绳网、博兴草柳编、阳信艾草加工等地方优势产业,实施县乡全域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提供高品质冬枣种植、绳网编织、草柳编加工、艾草种植等专项培训,提升残疾人劳动技能,推动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直接上岗就业。

  同时,发展劳务派遣形式就业,建设残疾人就业“新引擎”。创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现形式,以“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为切点,推广发展劳务派遣形式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为用人单位更好履行法定义务提供更多选择,解决部分用人单位编制不足、管理困难等问题,帮助残疾人实现多渠道、高质量就业。

  最后,滨州市残联将大力培育就业新业态,激发残疾人就业“新活力”。结合年轻残疾人接受新事物快、文化素质高等特点,借助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视频平台,积极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残疾人就业新业态,促进数字技术与残疾人就业深度融合;加强与圆通、“摩西管家”等快递公司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快递分拣等就业岗位,提升残疾人就业的广度和深度。

责任编辑:吴剑

原标题: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山东滨州是怎么做到的